隨著大考日期的逼近,考生身心的壓力日漸沈重,加上炎熱天氣的煎熬,考生與家屬常會有許多身體上的不適。例如﹕頭暈頭痛、精神不集中、失眠、心悸、焦躁不安,一緊張就胃痛、腹瀉、頻尿,一熬夜就口破、喉嚨痛,這些都是常見的「考試症候群」。面對這些不適,除了作好心理建設之外,飲食、生活的調適,中藥對於體質的調理,都可扮演很好的角色。
中醫認為心主血而藏神,思慮用腦過度,最易心血不足,精神不集中而健忘,加上氣候炎熱,熬夜又易虛火上升,往往容易心煩、失眠多夢,對於這些症狀,「天王補心丹」是最常用的方子。但同樣是心煩、失眠,有一種人是「痰濕」造成的,容易頭暈、胸口悶、肚子脹、口苦、舌苔厚,則應該用「溫膽湯」來治療。
中醫還認為肝與現代醫學的神經系統密不可分,對調節氣機與情志有主導作用。當肝氣鬱結或緊張過度,若是有胃痛胃脹、噁心想吐,就是所謂的「肝胃不和」,可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之類; 若是腹痛腹瀉,就是所謂的「肝脾不和」,可用「痛瀉要方」治療。至於容易咽喉痛,似欲感冒者,可以「銀翹散」治療。由於患者的體質往往變化多端,故還有許多方藥必須加減配合運用。
若無上述特殊症狀,純粹是夏月傷暑之後,氣陰兩虧,容易口渴、疲倦者,可以「生脈保元湯」﹕高麗參鬚、麥門冬、五味子少許,加黃耆、甘草,以熱開水沖泡飲用,有益氣生津的功效。
至於飲食方面,要注意清潔衛生,一般以清淡為宜,在夏天不宜多食濃煎厚味或過分油膩的食品。如黃瓜可清解暑熱,絲瓜可清暑退火、解熱通便,冬瓜可清熱解暑、利尿除濕,苦瓜可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日,西瓜有天生白虎湯之稱,有解暑熱、止煩渴、利小便、療喉痹、解酒毒等多種功效,甘蔗有清熱生津、潤燥等功效,綠豆也是清暑解熱的常用食品,這些都是較適合的食物。
當然,不辨體質,漫無節制的攝取,亦不恰當,例如素體虛寒胃弱易瀉者,食用冬瓜需有節制,胃寒者多食西瓜易傷脾助濕,脾胃虛寒,中滿便溏者不宜食用甘蔗,這些都是考生與家長所需注意的。此外,偶爾吃一小撮綜合的堅果類(未炒未加鹽的)如花生、南瓜子、芝麻、葡萄乾,可安定神經、減輕焦慮、保持頭腦清晰。
生活方面,要慎於攝生,避免飢餓、過勞,注意室內的溫度、濕度,生活要有規律,睡眠要充足;至於睡眠型態則應視個人情況調整,只要睡得其時、睡得其法,倒不必強迫自己符合早睡早起的模式,否則反而亂了陣腳。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院址:台中市精誠路532號 電話:04-24716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