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疫情來勢洶洶,到處風聲鶴唳,全民如同驚弓之鳥。原本長期咳嗽的患者,早已治得差不多了,偶而晚上喉嚨癢癢咳個幾聲,都要詢問有沒有關係?公車裡打個噴嚏,鐵定遭人白眼;到公共場所,如果大家都戴口罩也就罷了,要是只有你一個人戴,必然引來側目,被認為是有嫌疑的「歹徒」,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突然來了個SARS,已搗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步調,干擾了我們的人際關係,每天大量的疫情報導,更是大家心裡揮之不去的陰霾。
由於SARS是一種變種病毒引起,大家都沒有抗體,如果未做好防疫,據估計台灣會有千萬人受到感染。疫苗呢?短期內是不可能發展出來的,香港有學者表示,當八成以上的人有抗體,就不會再大流行了。天哪!那豈非要坐以待斃。於是,許多街坊預防偏方應運而起,紛紛出籠。
講到偏方,「板藍根」最有名了,尤其在大陸,熱賣到缺貨。板藍根是用來抗病毒的常用中藥,最早記載於《本草綱目》,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主要用於發熱、喉痛、斑疹以及癰腫瘡毒。問題是,沒有受到感染的人,尤其是體質虛弱者,用了這種苦寒中藥,根本就違反中醫的治病原理,反而破壞了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使免疫力下降,弄巧成拙。至於其它千奇百怪的秘方,就更不值一提了。
古人曾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謂正氣就是指人體的抵抗力、免疫力,所謂邪氣就是指使人致病的外來因子,當然包括了病毒;人們唯有懂得培元固本,才能袪除病邪。中醫不僅重視本身內部陰陽氣血的平衡,更重視與外在大自然的統一和協,這即是「天人合一」的概念。同時,傳統中醫反對不辨「體質」,對號入座的防治。什麼是體質呢?體質是指人體稟賦於先天、受後天因素影響,而在形態、生理和稟性方面所獲得的個體特性。如此說來,又有幾人體質會完全相同呢?由於人是活的,防治上自然也要因人而異,靈活運用。舉例來說,有的人先天虛弱,容易感冒,常吃感冒退燒藥,總是臉色蒼白、胃口不好、手腳冰冷,那麼能再以大青葉、金銀花、板藍根等清熱解毒藥來預防嗎?吃了恐怕體質更弱、免疫力更差,中醫認為這是「開門揖盜」更容易招致病邪的侵襲。又有些人嘴唇總是乾紅、口乾口渴、便秘、喉嚨痛,那麼能再以黃耆、當歸、枸杞等溫補藥來提升免疫力嗎?吃了恐怕火上加油,熱氣難消,中醫認為這是「閉門留寇」病邪不易消散,這也是感冒時不能吃補的道理。因此,對於SARS的預防,應如古人所說:「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適其道,以祛其邪」。
古人在談到疫癘、傳染病的預防時,除了強調增強正氣以抗病邪,同時也注意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避其毒氣」這就是要常洗手、載口罩、避免至公共場所的道理,而平時注意生活起居的調適,少吃冷飲、垃圾食物,也是改善體質、增強抗病能力不能忽略的必要條件。當然,如果您的體質真的很差,每次感冒、傳染病流行,總是不落人後,則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相信偏方,應該請教醫師,才知道是要補肺、健脾、補腎、益氣養血,還是要育陰、清熱,以提高免疫力。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院址:台中市精誠路532號 電話:04-24716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