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發生,是由於負責代謝分解作用的酵素,沒有發揮應該有的功能,造成尿酸排泄的管道受阻,使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因而過高,造成大量的尿酸鹽結晶在人體內沈澱,引起種種發炎疼痛的症狀。而這種代謝酵素的缺乏,主要是來自於遺傳基因的影響。 驗血可以知道體內尿酸是否過高,至於驗尿則可以知道血中尿酸高是不是因為腎臟排出太少,而不是體內生成的尿酸太多。X光檢查無助於急性痛風的診斷,因為無法顯示出沈澱物,但是,如果長期患痛風,X光可以看到關節損傷的跡象。而最根本的檢查方法是從關節內抽取少量液體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有尿酸結晶,即可確定無疑。 要了解尿酸有無偏高,並不是看小便中的尿酸,而是要看血中的尿酸,並且必須空腹八小時抽血檢驗才準。 當血中尿酸濃度高到一定的程度時,就稱為高尿酸血症,其原因不外乎尿酸鹽的生成過高、排泄不足或兩者兼而有之,而絕大多數病人是因為排泄不足所致,約佔九成。 高尿酸血症不一定等於痛風,尤其是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有許多有高尿酸血症,卻沒有痛風關節炎發作。但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罹患痛風的機率會比較高,有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會引起痛風。 因為尿酸在血液中積聚,可以導致身體各處出現尿酸結晶,包括皮膚及腎臟在內,而以關節最容易侵犯,一般是逐漸沈積在關節的滑膜及軟骨上,當濃度達到超飽和時,尿酸鹽晶體便會釋放出來到滑膜液中,誘發一次急性炎症,即是痛風發作。 有關痛風的治療原則,當男性尿酸值高於7mg/dl,女性高於6mg/dl,是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時,因為高尿酸本身並不是一個高危險因子,而且考慮到藥物可能產生毒性,費用也較高,通常並不用藥物治療,而以飲食控制為主。但患有高尿酸血症且有經常性痛風關節炎發作時,就必須長期接受降尿酸藥物的治療。 常用來降尿酸的中藥有:川萆薢、山楂、山葡萄、車前子、秦皮、土茯苓等。痛風急性期,常使用的方劑有:當歸拈痛湯、宣痹湯、越婢加朮湯、白虎加桂枝湯、三妙散等,緩解期則可使用:桂枝加芍藥知母湯、薏苡仁湯、獨活寄生湯、六味地黃丸等,只要運用得當,也能很快取效。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院址:台中市精誠路532號 電話:04-24716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