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性頭痛約佔所有頭痛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這是由於頭部兩側太陽穴附近呈扇形的肌肉群,或頸部的肌肉群緊繃而發生的頭痛,所以疼痛位置大致上以太陽穴、後枕部、眼眶周圍,或眉心等處為主。 患者多會感到頭重重的、緊緊的,如同被緊箍咒束緊一般,有的則是昏昏沉沉的感覺,嚴重時還會有噁心感,有時在後頸部周圍也會有明顯的壓痛。甚至合併有虛弱、暈眩、長期失眠、焦慮恐慌、緊張心悸等。頭痛的發作,在一天當中以早上八、九點與下午四、五點最為常見。 至於引起肌肉緊繃的原因,包括緊張、焦慮、過度疲勞、失眠、姿勢不良都有可能。長期頭頸部肌肉持續收縮的結果,會使血管受到壓迫,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引起暫時性頭蓋內的血壓異常,以至於腦部呈現缺氧的狀態。這種因壓力引起的緊張性頭痛,在現代社會已成為流行的文明病,不少人深受其苦。 長時間靜止不動會導致循環變差,如此一來,廢物便無法排除。這些廢物以乳酸為主,乳酸屬中強酸,得不到有效排除,肌肉將長期浸泡其中,漸漸形成一種化學灼傷,引發肌肉痙攣酸痛。所以緊張性頭痛的人,常合併有肩頸僵硬酸痛。 肌肉受傷大多是日積月累的結果,累積到一個程度就會發作,幾天前做過的事,大多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有趣的是,有些人因為過度要求坐姿,反倒引發頭痛,而那些坐不住老是扭來扭去的,卻都沒事。原因就在於再好的姿勢,過了一個小時也要起來活動個十分鐘,讓肌肉有機會舒緩一下,免得一直處在緊張的狀態。 目前的西醫療法是抗焦慮、憂鬱藥物,配合止痛、鎮靜劑,一般症狀雖可改善,但容易整天昏昏沉沉不舒服。 中醫的治療,則需視患者的體質狀況而定。例如頭痛像被布包住、頭昏脹沈重、倦怠想睡,每逢陰雨天症狀就加重,應以羌活勝濕湯來祛風勝濕。如果是後頸部連接肩膀的痠痛,可改用葛根湯來治療,能促進血液循環,對緩解疼痛也有很好的功效。 如偏頭疼痛、胸脅脹滿、心情鬱悶、噁心胃口差,應以逍遙散來疏肝解鬱。如果偏頭脹痛、煩躁易怒、口乾口苦,應以龍膽瀉肝湯來清肝瀉火。如果是高血壓患者,頭部暈眩而痛、心煩易怒、怒則痛劇、臉烘熱感、耳鳴、咽喉乾燥,應以天麻鉤藤飲來平肝潛陽。 頭痛發作時,睡覺休息或洗熱水澡可以達到舒緩的效果。如果按壓兩側太陽穴、頸後、枕部及肩膀肌肉,多可顯示肌肉有緊繃現象,只要對局部按摩、敲打、括痧,對症狀的緩解也有幫忙。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院址:台中市精誠路532號 電話:04-24716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