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約有五分之一,老年人約有四分之一有高血壓,在所有高血壓病人中約有一半的人不自知,即使知道也因症狀不明顯而未接受治療,就算拿了藥也可能斷斷續續服用或擅自調整劑量,這些都像是潛伏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而發生危險。 依照中醫觀點,臨床上有三種常見的體質容易罹患高血壓: 1.肝火旺盛:患者責任感強烈,但個性急躁,容易「動肝火」,交感神經常處於亢奮狀態。一生氣則面紅耳赤,常有口乾口苦、大便秘結的症狀。若長期承受外在壓力的刺激,血壓就會節節上升,發生高血壓性腦中風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調養方面除了注意怡情養性之外,可用當歸龍薈丸加減來治療,平時可以菊花、決明子泡茶飲用,有清肝降火、鎮靜安神的功效。 2.腎臟虧虛:多屬先天不足又有長期過勞,或腎功能較差,以致面色晦暗、有黑眼圈、精神萎靡、腰痠背痛、性功能減退,容易有高血壓合併腎病變。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來治療,平時可用杜仲配合川七煮成藥茶飲用。 3.痰濁血瘀:患者平日攝取過多的鹽分、熱量與脂肪,以至於細胞水分及脂肪堆積太多,不僅形成「中廣」型身材,還阻礙了血液循環。病人常胸悶、四肢末端水腫,稍一活動則氣喘如牛,容易有動脈硬化與高血壓性心臟病。減肥及飲食控制是當務之急,並可用溫膽湯及血府逐瘀湯加減來治療,平時可以丹參、山楂、薏仁煮成藥茶服用。 患者應儘量吃新鮮天然的食物,不吃罐頭、醬菜、加工肉類製品、蜜餞等。含鈉調味品,如醬油、胡椒鹽、蕃茄醬、牛排醬也不適合,甚至可考慮用代鹽如氯化鉀等。並且宜多攝食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的魚肉,以及大豆、海帶、山楂、芹菜、洋菜、芭樂等,都是具有降血脂、血壓的食物。並儘量使用植物性油,例如沙拉油、花生油、玉米油和紅花子油等。 此外,鉀離子可使血管擴張,避免高血壓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傷害,也有排鈉鹽的作用,有利幫助降低血壓,特別是使用利尿劑治療的患者更需攝取高鉀食物來補充身體的流失,例如:馬鈴薯、甘薯、南瓜、綠花椰菜、番茄、甜瓜類、草莓、柳橙、香蕉、葡萄乾…等。但已有腎臟衰竭的病人,則應提防高血鉀症。 攝取足夠的鈣與鎂也很重要,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低脂或脫脂奶類、豆腐、黑芝麻、綠葉蔬菜,鎂則富含於綠葉蔬菜、糙米、全麥麵粉製品及豆類。黃豆中的類黃酮有改善血管通暢的作用,所以有利於降低血壓,而正常人並不會因為吃黃豆製品,使血壓過低,這也是天然食物的好處。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院址:台中市精誠路532號 電話:04-24716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