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在第二、第三天量多時出現血塊是正常的,這是因為子宮內膜快速剝落加上經血凝固所形成的,不須擔心。但是,如果月經期間從頭到尾都是血塊,或者出血量大到每半小時就得更換衛生棉,否則就會溢出,那很可能是子宮長肌瘤或子宮內膜有問題,必須積極檢查及治療。 月經混雜血塊,主要是由於子宮環境改變,導致經血下行不暢所致。而子宮環境不良的原因,中醫認為是氣血失調而引起的: 1.氣滯:平時精神抑鬱、緊張焦慮的人,氣的運行會不順暢。常見月經延後、經前乳脹、煩躁易怒、腰腹脹痛、月經量少、經血挾塊色紫黑,可用柴胡疏肝散加活血藥來行氣活血。 2.寒凝:體質虛寒者,平時就四肢冰冷、白帶多、易腹瀉。經行或產後惡血未排盡,感受風寒或誤食生冷食物,都可致血隨寒凝、經血挾塊。常見月經延後、經血量少挾塊色暗,經來小腹冷痛,可用溫經湯加減來溫經散寒。 3.氣虛:平時就面色蒼白、少氣懶言、易流汗、易感冒。一旦勞倦過度,或久病、大病耗傷正氣,必致氣虛而運血無力、血行不暢。常見月經提前、淡紅清稀、量多難淨,小腹有下墜感,經後下腹悶痛,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來補氣調經。 4.血熱:多因外感熱邪或喜歡吃辛辣食物,或過服補藥,加上平常急躁易怒、情緒易受波動,以致熱邪內伏,常見心煩口渴、口乾唇乾,經來色紫紅、量多、質黏稠有塊,可用涼血四物湯加減來清熱調經。 患者需注意經期保健,例如常清洗外陰及更換棉墊以保持乾爽。月經期間避免過勞、坐臥寒涼潮濕處,應多臥床休息。也不要做劇烈的運動,例如跳韻律舞、跑步、游泳、同房等。平時也要注意保持正常作息,不要熬夜,容易焦慮緊張的患者也應設法調整生活步調,免得影響內分泌不平衡。 飲食方面,要記得少吃冰冷的飲料和西瓜、哈蜜瓜、香瓜、葡萄柚、椰子、楊桃、番茄等水果,以及酸辣菜、泡菜、李子、檸檬等酸澀食物,或辣椒、胡椒、大蒜、薑、蔥、韭菜等辛辣調味料。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 院址:台中市精誠路532號 電話:04-24716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