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中醫診所 - 顏榮輝中醫師
頭痛是一種症狀,也是現代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造成頭痛的原因有很多, 如:
高血壓、低血壓、腸胃病、青光眼、中耳炎、鼻炎、感冒、外傷...等。
中醫將病因分類為∼
外因、內因、不內外因 ...等三種。
外因:指六氣∼風、暑、濕、燥、寒、火。
內因: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不內外因:指跌、撲、損、傷等外力造成。
中醫對一個症狀得抽絲剝繭詳明病因,然後對症下藥。
【病例一】
某位女性患者,年三十有一,緩步診間,臉色鬱鬱,
主訴食慾不振、頭痛...
問診何處頭痛?
答曰:「長年偏頭痛,經期前後更是頭痛欲裂,甚至嘔吐,都得靠吃止痛藥來減輕痛楚,且從初經開始就有此症狀,四處求醫均效果不彰, 近年來,嚴重程度已至止痛藥控制不住的程度了。」
經我診脈,該病患脈象為弦脉、舌紅、苔白;此為少陽頭痛,傷寒論:「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脇苦滿,默默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小柴胡湯主之...」。
方用:小柴胡加減,患者七日後回診,說:「頭痛已減輕」。
原方用加丹皮、山支子,再給七日,經兩星期後回診,患者很高興的謝謝我, 這期間月經來時僅有輕微的疼痛,原方用再給七日,症狀大致改善, 連續服藥追蹤兩個月,偏頭痛已無發作。
【病例二】
女患者,年二十三,主訴頭昏、頭痛、頭重、眼睛模糊、腹脹
問診:排便正常嗎?
答曰:正常。問:會口渴嗎?答曰:會。
問:喜食冷飲或熱飲?
答曰:冷飲。診其脈,脈沉、滑、有力;
吾感有異,再問:是否每日排便?
答曰:三日一次。
問診至此,不禁感慨,醫者看診定要四診合參,否則會讓病人誤導。前面我問患者是否排便正常,患者回答正常,實際上卻是三日一次,一般人認為只要有上便是正常。
醫學定義:二日以上不排便,即稱便秘。
患者脈沉、滑、有力、苔黃燥
經曰:「陽明絡腦」。今天患者頭痛、頭昏是因排便不通所致。
方用:大承氣,給藥七日;患者回診答曰:改善很多。
連續給方一個月,症狀大致已除。
【病例三】
男童,年六歲,媽媽陪診,主訴打噴嚏、流清涕、頭痛、腹痛、咳嗽
媽媽說:孩童一早起床就連續打噴嚏十幾下,一天到晚喊頭痛;
問診:排便正常否?
答曰:每日一次,有時如一顆一顆如羊便便。
我見孩童候診時,爬上爬下,坐下來看診亦無法安然,唇微紅、
舌紅、苔薄且白,鼻孔還流點清涕,診其脉浮緩,
傷寒論:「太陽之為病,脉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中風,
脈陽浮而陰弱,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桂枝湯主之。 」
方用:桂枝湯,又其腹痛便硬故加白芍1克、大黃0.3克,給藥七日,
回診時頭痛便硬已改善,噴嚏、清涕依舊;原方再加重桂枝0.5克、
生姜0.5克、細辛1克,七日後回診,症狀改善,連續服用一月,
大已無恙。
【病例四】
女,年四十七歲,主訴頭痛、胸悶患者進診間,直喊胸悶、頭痛、頸部酸痛欲折...
我問:何時開始頭痛?
答曰:昨天罵完兒子後,整個頭脹且抽痛、胸悶、頸部越來越緊。
從該患者主訴,可直接判定是內因所致,肝陽上亢、診其脈弦,當疏肝理氣,降逆潛陽。
方用:加味逍遙散7克、柴胡疏肝湯4克、蔓荆子1克、龍骨1克、
牡蠣1克、香附1.5克;給藥五日,回診症狀全部消失,
同處方再給七日,已痊癒。
頭痛是一種症狀,的確令人難以捉摸,
身為醫師當謹慎把脈,細心問診,
得辨明病因,四診合參,才不會掛萬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