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醫網、全國最多中醫師免費醫療諮詢、中醫診所網路掛號入口 台灣中醫網、全國最多中醫師免費醫療諮詢、中醫診所網路掛號入口
搜尋說明
65分鐘回覆
 我去婦產科掛號,醫生說小…

29分鐘回覆
 一些效果較好較常用於頭髮…

33分鐘回覆
 1.請問單方(何首烏),1天最…

72分鐘回覆
 一般人都說喝茶但,但我喝…

5分鐘回覆
 我去年9月左腳踝韌帶撕裂…

53分鐘回覆
 醫師好:家人因椎間盤凸出…

答:
A.由您以上的述說 我去婦產科掛號,醫生說小產血流不乾淨叫我去中醫買…
答:
A.由您以上的述說 @有可推薦新竹縣市有經驗的中醫師嗎? 建議您! …
答:
2024-03-18 23:58:23補充 想問這些藥吃了會不會像網路說腸子變黑失去…
答:
A.由您以上的述說 @會是什麼原因一直在微微的燒,溫度一下高,一下又還…
答:
A.由您以上的述說 @一些效果較好較常用於頭髮變更多、頭髮變更粗的單…
  

專欄文章
分類 保健養身
標題 胃十二指腸的中醫治療
關鍵字 胃食道逆流/胃痛/脹氣/消化不良/胃潰瘍 
發表日期 2018-02-23
作者 陳昭勳中醫師 
服務院所 歧文中醫診所 
文章內容

       年節剛過,大魚大肉無節制的飲食,不少人都胖了不少,胃痛、脹氣、消化不良等胃腸疾病也容易上身,中醫在胃腸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
       古人謂:「病從口入」,人體為了維持生命,必須從外界攝取食物,而所吃的食物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而食物是外來的東西必須經由牙齒的咀嚼,胃的進一步磨合,然後進入小腸吸收,而胃會分泌胃酸分解食物,而小腸的消化液則為鹼性以中和胃酸,所以胃腸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就是胃和小腸的交接處,也就是胃的幽門和十二指腸,輕微的淺表性胃炎,嚴重的則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出血或穿孔。


【常見症狀】
1. 胃酸過多
2. 胃食道逆流
3. 胃灼熱感
4. 脹氣
5. 胃悶痛
6. 咽間異物感或有痰
7. 無飢餓感
8. 無飽足感
9. 吃飽後即想大便
10. 口臭、口乾、口淡、口破
11. 大便不禁
12. 大便想解上不出來
13. 大便不成形
14. 雜症,如眼睛紅腫、喉嚨痛、咳嗽、不易入睡、頻尿等不勝枚舉。


【中醫觀點】
中醫云:「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因為胃腸掌管營養的吸收,後天的生長和營養都是靠脾胃來調養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的氣除了先天的元氣外,有一大部分都是從中焦來的,也就是脾胃,中醫云:「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用來腐熟水穀,提供人體的營養及氣血,也就是中醫講的營氣,所以電視廣告常會聽到「中氣不順」「中氣不足」就是這樣來的,這對一般人可能難以理解,中醫經絡循行第一條是肺經,開頭是這樣寫的:「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若依現代醫學來看,食物消化吸收後的營養,接下來就是進入肺循環以補充氧氣,然後輸送到全身,所以胃腸出問題那麼身體要健康是不可能的。


【中醫治療】
1. 補氣:可能由於過勞,或三餐時間不正常,造成腸胃氣虛,就須用補氣藥以升提,如黃耆、人蔘等。
2. 行氣:腸胃蠕動不良,容易感覺消化不良,吃完東西後脹氣,這時就須用行氣的藥幫助腸胃蠕動,如木香、砂仁,小茴香、枳實等。
3. 散寒:現代人由於冰品涼飲吃太多,或晨起未退冰即喝優酪乳,胃素有寒,所以容易消化不良,有些容易拉肚子,有些則容易便祕,用藥上須用溫中散寒的藥,如生薑、乾薑、吳茱萸等。
4. 消積:過度飲食容易積滯在腸胃,肉食五穀雜糧皆然,常用山楂、麥芽、神麴等消積滯。山楂可以消肉積,煮老雞肉投數枚山楂則易爛,麥芽消穀積,神麴消水穀積滯,三者常併用,合稱焦三仙。
5. 降逆:腸胃的蠕動功能不良,就會有想吐、打嗝、胃酸逆流等症狀,就會使用降逆的藥,如半夏、乾薑、丁香、柿蒂等。
6. 養陰:茶咖啡及酸性的東西吃太多容易傷腸胃黏膜,腸胃道壁變薄,消化液分泌不足,這時就是傷陰,常用的養陰藥如石斛、玉竹、北沙蔘等,也可加阿膠、白芨等藥。另外熬夜過度也會傷陰,先傷肝陰,次傷脾陰。
7. 清熱:過食燥熱的食物,如烤炸辣等,常見的就是炸雞塊、鹽酥雞、麻油等,或常喝烈酒也會造成腸胃過於濕熱,火氣就會變大,出現口臭、口乾、口破、口唇炎等症狀,這時就會用到清熱藥,如黃芩、黃連、梔子等藥。
8. 通腑:體質過熱或過寒都會出現便秘的情形,這時就應該用到瀉下的藥以通腑,如大黃、芒硝、巴豆等藥。
9. 潤腸:有些容易口乾舌燥,大便乾硬解不出來,或無便意,如老年人津液不足,除了加養陰藥外,還會加一些潤腸的藥,如火麻仁、柏子仁等。
10. 收澀:腸胃道黏膜過薄或消化液分泌不足,就會容易拉肚子,大便不成型,大便次數並不會特別多,通常1日1~2次而已,這時使用的藥物如石榴皮等。
11. 燥濕:大便水樣,通常發生在急性感染,大便少則1日4~5次,多則1日可達20次以上,可加一部份燥濕的藥,如白朮、茯苓、薏苡仁、澤瀉等。
12. 修補:通常胃腸生病久了,有些會有胃潰瘍,胃的粘膜或表皮損傷,就會出現疼痛的現象,適量的加入修補的藥就會改善,如阿膠、白芨等藥。
13. 制酸:西醫有制酸劑,中醫同樣也有,如海螵蛸、海蛤粉、牡蠣等。
14. 鎮靜:當壓力過大時也會影響腸胃道的功能,尤其在上班或上課前,常會伴隨肚子痛,胃口變差等現像,這在中醫來講是木剋脾土的現象,在男生通常容易拉肚子,在女生則容易便秘,這時就會使用舒緩神經或平滑肌的藥物,如白芍、牡丹皮、柴胡、黃芩等藥。
15. 其他雜症,則依症狀隨證加減調治。


中醫的治療是很靈活的,臨床診斷非常重要,通常定出主證,然後採用主方,再加其它藥物加以輔助,療效自然非常顯著。


胃食道逆流病例
日期:105/01/08初診,姓名:林○○,♀,34歲1月。主訴: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胃灼熱感,脹氣,已10天以上,舌淡紅,剝苔,大便1∼3日一行。
第一次治療後症狀已緩解很多,前後治療2次即癒。


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例
日期:102/06/14初診,姓名:康○○,♂,40歲5月。主訴:自云胃十二指腸潰瘍,二林基督教醫院服西藥4個月未改善,目前脹氣,胃痛,胃嘈雜,易緊張,大便一日一行,舌紅,舌胖大齒痕。
前後治療4個月就改善,隔年2月又復發,又治療一個月後痊癒。


無飽足感病例
日期:101/10/09,姓名:王○○,♀,52歲04月。主訴:胃灼熱感,容易有飢餓感,胃酸過多,餓時無飽足感,眼壓過高,已數天。大便一日1∼2行。
小便正常。
服藥數週即癒,此患者是一特殊病例,無飽足感理應胃中有熱,但此患者卻是一寒證的患者,若用涼藥則病必加劇。使我想起另一患者,以前在清泉醫院見習時有一口破的患者,多方治療未改善,學長問我意見,把脈後覺得是寒證,學長處以理中湯加木香,開3日,並囑以若未改善則不用再來,3日後患者又來,並說已改善大半,此在中醫云為「寒極反化火」之證。


【癒後】
因為人的飲食習慣不容易改變,所以通常腸胃問題常會反復發作,臨床的衛教很重要,患者的配合更重要,有時候患者雖然知道哪些食物自己不能吃,但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口腹之慾,此時病情就會反復發作。
患者有時會質疑為什麼前幾日吃有效,後幾日又變嚴重,若以中醫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可能的,不然就是藥吃後先前的伏邪跑出來,這在醫聖 張仲景的書中有提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變異,是名災怪」。但大部份應該是患者又吃了不該吃的食物,但是食物的種類浩如煙海,有時也很難了解患者到底吃了什麼東西,除非和患者一起生活。


【平時保養】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並不相同,所需的食物也不太一樣,所以飲食不是絕對的,常會因人而異,這裡只提供簡單的原則。
1. 飲食無過偏,均衡飲食,多魚少肉,多菜少魚。
2. 食物煮熟才吃,才不會容易得寄生蟲;水煮開了才喝,體質才不會變冷。
3. 少吃醃製的食物,通常容易過鹹。
4. 勿長期吃同一種食物,如茶葉、咖啡、少喝酒、少吃冰喝飲料等。
5. 新流行的食物或藥草不要立刻嚐試,應等1~2年看有無副作用再吃,如之前流行的土半夏(犁頭草)有胃肝腎的毒性,減肥用的守宮木有人吃到肺纖維化,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6. 新流行的飲食法,都要三思,像流行的不吃澱粉減肥法,雖短時間會暴瘦,但因缺澱粉無法消化油脂,造成酮酸中毒,提出這個飲食法的人最後還暴斃,所以很多方法聽聽就好不用太認真。另外,網路流傳影片說癌細胞喜歡吃糖,所以不可以吃澱粉,還有見證人說這樣的飲食治好癌症,說的信誓旦旦,只能說有人暴斃你還相信嗎?
7. 不要吃太精緻食物,尤其是西式的飲食法,偶而吃尚可,常吃對人體都是很大的傷害,特別是麵包上的奶油。
8. 不能吃太油膩,尤其是油炸的食物,對於葷食的人來說可能還可以判斷,但對素食的人來說常吃的太油而不自知,如豆皮等豆類製品都事先油炸過,而蔬菜很多都會吸油,不用大量油炒不好吃,但吃起來並不會油膩。
9. 也不能完全不吃油,人體的神經臟腑都需要油脂來做保護,體脂肪缺乏人也容易有皺紋而變得蒼老。曾有患者煮菜都用燙青菜,腸胃道缺潤滑,結果痔瘡久不癒,後改用油炒痔瘡就好了。我這裡就有好幾個患者,都吃燙青菜,沒有一個胃是好的。
10. 不可以吃太鹹,容易高血壓,腎臟容易出問題,肌肉紋理會變硬,但如果完全不吃鹽同樣也會得高血壓。
11. 粥可以養胃,很多病光靠粥調養就能治好,但胃酸過多的人早餐不宜吃粥。
12. 不可以吃太飽,「飲食只吃七分飽,長生保健不煩惱」,道家云:「若要不老,要食不飽;若要不死,腸內無屎。」
13. 適當的運動也會幫助腸胃的蠕動,所以中風患者因長年臥床所以容易便秘,吃飽後散步半小時,容易幫助消化,也不容易發胖。



此篇文章摘自”歧文中醫診所醫療網/專欄文章”
醫療網址: http://www.chiwen-tcm.com.tw
內有更多的專欄文章


【陳昭勳醫師 簡介】
前衛生署彰化醫院 中醫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中國醫藥大學 授課講師。
前明道大學 兼任講師。
中醫內科醫學會 監事。
NIHSS 考試及格(腦中風醫學會)。
中華武術散打搏擊協會 醫療顧問。
中華民國角力協會醫療委員會 委員。


 


 



 

感謝 感謝陳昭勳中醫師投稿本網站,轉載請取得原作者同意。
點閱數 9194

   其它相關主題的文章:
   其它還有相關主題的文章374篇




「本網所提供的健康諮詢,無法取代醫師之當面診斷,亦無法提供醫療行為,若遇疾病仍請儘速就醫」
本網站提供健康知識資訊,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網站資訊內容

 Copyright © 5151線上健康照護聯盟    「工研院文字轉語音試用服務產出之合成語音」 服務信箱: 寫信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