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依「實用中西醫結合神經病學」一書可分
1. 濕熱浸淫:四妙湯加減;二妙丸。
2. 脾胃虛弱:參苓白朮散加減;參苓白朮顆粒。
3. 肝腎陰虛:六味地黃湯加減;六味地黃丸
4. 針刺療法:主要取穴如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血海、三陰交、曲池、外關。加上局部、循經取穴及辨證取穴。
5. 急性期或疼痛甚時仍以放血為主(大椎及陽經井穴為主),針時遠部取穴。
西醫-治療
一般治療:給予高蛋白和高維生素飲食。
糖皮質激素:
免疫抑制劑: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血漿置換:
放射治療:全身放療或全身淋巴結照射,減少T細胞來抑制免疫反應,用予治療難治性PM。
胸腺切除術:對胸腺增大者可用。
1. 糖皮質激素(類固醇):目前治療的首選藥物。一般治療原則是初始劑量要大,減量不宜過快,維持時間要長,治療3個月無效應改其他治療。一般情況:潑尼松prednisone 1mg/kg•d分3次口服或頓服或隔日雙倍劑量頓服。病情好轉後6週逐漸減量至20mg/d,維持1-2年在逐漸減量。病情危急:用大劑量甲波尼龍methylprednisone 500-1000mg/d衝擊療法,連用3-5日後改用潑尼松prednisone。病情輕者:用小劑量潑尼松prednisone 20mg/d。糖皮質激素(類固醇)副作用,如庫欣氏症、類固醇肌病、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白內障、青光眼、一過性糖尿病、高血壓、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節腫、化膿性感染、真菌感染、腎石症等等。患者常因真菌感染、出血性胰臟炎致死。療程中須補鈣、補鉀、補維生素D,及服用抗胃酸藥物。兒童服藥會有抑制生長的不良反映。肌炎復發時CK升高,激素性肌炎時CK不升高,激素減量症狀減輕。
2. 免疫抑制劑:時機:類固醇無效時,或對類固醇有禁忌症時用。首選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滅殺除癌錠):抑制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其次為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 AZA (Imuran移護靈):抑制T細胞活性及抗體的形成,有抗炎作用。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 ,CTX (Endoxan 癌德星錠):殺傷多種免疫細胞而抑制機體免疫功能。環孢靈Cyclosporin, CsA (Sandimmun新體睦):通過介白素IL-1的作用阻止T細胞介導免疫反應和淋巴因子合成。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 (Leukeran 瘤克寧錠):同CTX。
3.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大量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gamma-globulin, IVIg)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療法,可以減少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用量,用於危重患者的危險期。但價格太過昂貴,在國內會以血漿置換為優先。
4. 血漿置換(plasma exchange, PE):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無效時可採用血漿置換治療,可改善肌無力和臨床症狀。此法可除去血液中的淋巴因子和循環抗體。與激素及免疫抑制劑合用,使細胞產生克隆化減少,並清除部分可溶性介質。國內急性發作或急性復發時類固醇效差時優先的治療方式。
預後與預防
1. 預後: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PM、DM患者一般預後良好。伴發惡性腫瘤和結締組織患者預後較差。
2. 預防:增強體質及預防感冒,本病發生與某些病毒感染有關,因此預防流感是很重要的。
3. 及時確診,早期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