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膚病的預防和保健(二)帶狀皰疹
文/樂英如中醫師
工作壓力大,尤其是50歲以上的成人,常在秋冬天氣轉變時,「帶狀皰疹」就跑出來,這是身體提示出了警告,說明當下的免疫力有問題了!
什麼是「帶狀皰疹」?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和水痘是同一種病毒,大多經由呼吸道進入並潛伏在人體,當感冒、睡眠不足、身體過度疲累、熬夜、考試、忙碌、經期、外傷、惡性腫瘤…等造成免疫力下降時,體內病毒就會趁機發病。
通常在發疹前4-5 天,最先出現的是「痛」,就是很痛地讓人無法忍受,到無法入眠也常見,主要它潛藏神經根內,侵犯神經,所以就覺得很痛,有時會伴隨發燒、倦怠等類似感冒的症狀。等數天之後,就會出現單側性,延著神經體節分佈的紅色丘疹,單側發疹,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排列,依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腰骶神經支配區不同,面部、頸部、胸部、背部、腰腹部、甚至可能侵犯眼、耳、鼻、口腔和陰部黏膜。
7~10天乾凅之後結成痂皮,若照顧得當,抵抗力強者一個月即會好無痕跡;若照顧不當,會留下疤痕。
中醫治療分型:
1.肝經濕熱:皰疹色紅赤,灼痛如針刺,可伴有口苦咽乾,煩躁易怒,大便乾結。
治法:清肝利濕、清熱解毒
常用藥物:龍膽草、黃芩、黃連、梔子、柴胡、車前子、木通、澤瀉、大青葉、蒲公英…等。
2.脾經濕熱:黃白水泡或較大水泡,滲水糜爛,或化膿,嚴重者可能壞死結黑痂,伴有食欲差,腹脹,大便濕軟。
治法:健脾利濕、清熱解毒。
常用藥物:白朮、蒼朮、半夏、陳皮、厚朴、薏苡仁、茯苓、澤瀉、豬苓、大青葉、蒲公英、黃柏…等。
3.氣滯血瘀:皰疹消退後仍劇痛不止。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常用藥物:乳香、沒藥、當歸、白芍、赤芍、鬱金、香附、延胡索、丹參等。
中藥裡不但有殺病毒的清熱解毒藥,也有提升免疫力的補養藥,碰到病毒入侵時,可以一邊清除病毒,還可以一邊增強自身實力,更是適合平常體質虛弱的人和年長的患者。
帶狀皰疹的護理和預防
1.有水泡產生時,盡量不要把水泡弄破,需要保持患部清潔,以防細菌感染。
2.食療方→綠豆適量,甘草少許煮食,或是當茶飲皆可。
3. 要避免菸、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香菸中所含的尼古丁可能會增加疼痛的感受程度,過度飲酒同樣會惡化疼痛症狀。
4. 平時應維持正常作息,不要熬夜,也不要太過勞累,最好保持充足的睡眠,睡足7-8小時,並適時舒緩壓力,以提升免疫系統。
5.適度補充維他命B群,以提升身體防護力。
6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即使是只有每天走路,也可減輕疼痛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