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療法」結合了「時令節氣」與「穴位療法」,是很有特色的中醫預防性治療。「三伏天」指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互配合決定,每逢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天灸」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運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中藥,敷貼於特定的穴位,使皮膚充血潮紅。三伏貼利用一年天氣最熱的時令,以辛溫走竄藥物敷貼於穴位,達到溫陽利氣、消除體內寒邪,以減少及預防冬病發生,較安全且副作用少。三伏貼適用於成人及兒童,對冬季易發病或病情加重的慢性疾病,皆有所助益,可防止冬季復發或減輕症狀。目前的治療以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等過敏疾病為大宗。
三伏貼雖然是安全、經濟及副作用少的療法,但因其作用的方式特殊,仍有少部分人不適合接受此項治療。例如皮膚有破損或水泡、中西藥物過敏史,嚴重的心肺疾病者、有發燒、咽喉發炎、肺部感染發熱者,也不宜接受治療,此外孕婦與兩歲以下嬰幼兒也應慎用。經敷貼後,穴位處皮膚會有癢、發熱、灼痛等感覺,如果該處起水泡是正常現象,應避免抓破而引起感染,若水泡過大可回診,由專業醫療人員處理。過敏實在惱人,建議您閒暇之餘多做按摩,有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