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躁、放鬆心情,來首《郭德堡變奏曲》
您是否聽過《郭德堡變奏曲》?出自於1741年的《郭德堡變奏曲》,相傳是巴哈寫給一位俄國大使,因為大使深受失眠之苦,夜夜數羊輾轉難眠,《郭德堡變奏曲》音調沈靜低迴,如同訴說夜輕輕的到來,伴隨俄國大使無數個夜晚。文學家也是常失眠的一群,例如阮籍的「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可見失眠是古今中外常見的問題。
現代人生活繁忙,失眠的問題更甚以往。台灣睡眠醫學會進行的國人睡眠調查顯示,2006年時18歲以上民眾失眠人口占11.5%,到了2009年台灣失眠盛行率為21.8%,表示5個民眾中約有1個有睡眠的問題。
怎樣才算失眠呢?失眠的症狀主要分為三類:
一、 入睡困難;二、睡眠維持困難;三、醒來後沒有睡飽的感覺。
若有上述情形持續一個月以上,且影響到白天作息,則可診斷為失眠。長期的失眠會覺得身體疲倦、頭腦不清醒、頭疼、頭暈,對生活和工作產生負面影響,急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甚至憂鬱等。失眠只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須要找出病因,才是治療的根本之道。
中醫如何看待失眠呢?得由追求陰陽平衡的個體醫學,找出個體的臟腑氣血失衡,使失衡回復正常,自然就不會失眠了。主要相關的臟腑有心、肝、脾(胃)、腎(中醫臟腑定義與西醫器官不同);運用滋陰、清熱、養血、化痰、和胃、疏肝、安神等法治療,除了藥物外,還可以針灸搭配治療。
另外,長期失眠的治療,最忌急躁,其實失眠100天和101天的差別不大,不應讓急於入睡成為心理的壓力,導致反效果,倒不如放鬆心情,才是正道。
《郭德堡變奏曲》曲調輕柔,是我睡前常放的音樂,如果你有失眠的問題,也可以試試《郭德堡變奏曲》,或許會有意外的效,不藥而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