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卵巢中醫辨證論治:
內因為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外因以痰濕之邪為主,故臨床以虛實夾雜証多見。臨床上根據,體胖、多毛、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常配以滌痰軟堅,化瘀破癥。
一、腎虛夾痰証
證候:月經稀發或稀少,甚則閉經,體胖嗜睡,形寒畏冷等。舌淡胖,苔薄白,脈沈細無力。
治則:溫腎化濕,滌痰軟堅。
處方:腎氣丸、二仙湯合蒼附導痰湯。
蒼朮、香附、陳皮、茯苓、半夏、南星、枳殼、甘草、生薑、神曲。
加減:腰痠加續斷、菟絲子、仙茅、巴戟天。 神疲乏力加黃耆、黨參。
二、陰虛夾瘀証
證候:月經稀發或閉經,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素有陰虛夾痰,腰膝痠軟。舌紅,有瘀斑,苔少,脈細數
治則:養陰潤燥,化痰軟堅。
處方:瓜石湯合桃紅四物湯。
瓜蔞、石斛、玄參、麥冬、生地、瞿麥、桃仁、益母草、黃 連、牛膝。
加減:肥胖加南星、貝母、皂角刺、穿山甲。 嗜睡加石菖蒲。失眠加茯神、酸棗仁。
三、氣滯痰濕証
證候:月經稀發或閉經,肥胖、多毛、胸悶泛惡,嗜睡乏力,納呆便溏,乳房脹痛。舌苔白膩,脈弦滑。
治則:行氣散結,燥濕滌痰。
處方:清肝解郁湯、蒼附導痰湯。
當歸、生地、白芍、川芎、陳皮、半夏、貝母、茯神、青皮、遠志、桔梗、蘇葉、梔子、木通、甘草、香附、生薑。
加減:嗜睡加石菖蒲。血瘀:血府逐瘀湯。胸悶脹痛加八月扎、川棟子。乳房脹痛加夏枯草。胸脘痞悶加枳殼、瓜蔞。
四、肝火郁結証
證候:情志不遂、月經稀發或閉經,多囊,痤瘡,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則:清肝瀉火,滌痰軟堅。
處方:龍膽瀉肝湯合啟宮丸。
半夏、香附、蒼朮、陳皮、神曲、茯苓、川芎。
加減:乳脹加夏枯草、穿山甲。溢乳者加丹皮、生麥芽。多毛加玉竹、黃精。便祕加桃仁、大黃或當歸龍薈丸。
針灸療法:
1. 取穴 腎俞、然谷、湧泉、氣穴 ,月經乾淨後(6日-16日),每日1次,用補法, 留針30分。
2. 針刺 關元、 中極 、子宮 、三陰交,月經第(14日-16日),每日1次,留針30分,平補平瀉。
中藥人工周期療法:
以補腎活血為主,組成一個周期序方,仿照月經周期進行治療。
(1)促卵泡湯:腎陽不足者:仙茅、仙靈脾、當歸、山藥、菟絲子、 巴戟天、肉蓯蓉、熟地。腎陰不足者:女貞子、旱蓮草、 丹參、山藥、菟絲子、熟地、肉蓯蓉、制首烏。
(2)促排卵湯:腎陽不足者:當歸、丹參、茺蔚子、桃仁、紅花、雞血藤、續斷、香附、桂枝。腎陰不足者:丹參、赤芍、澤蘭、熟地、枸杞子、 桃仁、紅花、薏苡仁、香附。
(3)促黃體:腎陽不足者:阿膠、龜版、當歸、熟地、首烏、菟絲子、續斷、香附、桂枝。腎陰不足者:丹參、龜版、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熟地、制首烏、肉草蓉、菟絲子。
(4)活血調經湯:腎陽不足者:當歸、熟地、丹參、赤芍、澤蘭、川芎、香附、茺蔚子。腎陰不足者:丹參、赤芍、澤蘭、熟地、茯苓、茺蔚子、當歸、香附。先以補腎,促卵泡發育;繼用活血化瘀法促排卵;再補腎促黃體發育,形成“補腎─活血化瘀─補腎─活血調經”的中藥人工周期法。
如選擇中醫治療,應由中醫師辯證後才能決定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