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這是自主神經失調,除了服用鎮靜安神西藥治療外也可以就診中醫師辨證論… 答: A.由您以上的述說
@右耳最近聽力降低
依數十年的臨床經驗
針灸+中… 答: A.由您以上的述說
養心安神丸
桂附地黃錠
知柏地黃錠
@ 這3個是… 答: 耳穴內分泌跟腸胃有什麼關係嗎?
之前看的中醫說這裡用耳針也可以顧腸… 答: 您好﹕推薦 陳建霖醫師 愛群中西醫診所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78…
|
 |
專欄文章 |
 |
 |
 |
標題 |
 |
天寒避生食 天熱少溫燥/順應季節 吃的健康 |
 |
發表日期 |
 |
2013-12-18 |
 |
文章內容 |
祥同中醫診所院長/蕭喨綺醫師
門診中來了一位患者,主訴:本來每日排便都相當順暢,近日便硬難解,困擾不已,且肛門口感到痛脹,似乎將發痔瘡的感覺。詳細問診之下,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唯一有改變的就是每日將生薑水當作飲用水。患者說:因為我的書中有提及生薑有助於溫暖腸胃、燃燒脂肪,想說當成日常飲用,瘦身可以更加速些。我笑說:這又是一個將美意錯誤延伸的想法。即將又要進入冬天,蘿蔔的產季,想必又有患者會來診詢問「冬吃蘿蔔可治病」,可是醫生推擴要吃暖食,那蘿蔔到底可不以吃嗎?這個跟吃薑的問題一樣,暖食便大量吃;生冷則一概不碰嗎?古語云:「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我們就此議題,好好討論一番。
一般來說,本該依個人體質來選擇食材,譬如:寒氣深重,建議多吃些牛、羊、蔥、薑、蒜等溫熱性食物促進血循、祛寒暖身;內熱鬱積,建議可吃些寒涼蔬果類調解體溫、平衡燥熱。現今,拜科技進步所賜,空調系統的普及,四季之分不再鮮明。因夏日幾乎都待在冷房內,酷暑逼人,貪涼飲冷,台灣人真正燥熱的人並不多,多半是體內寒濕重濁、脾胃運化受阻的人,所以夏日吃薑正可祛寒化濕。另外,以前的人,生活條件不如現今優渥,體力勞動者較多,容易產生內熱,而蘿蔔正巧可以大下氣、祛內熱,當然很適合吃。可現代人,待在暖房中,生冷不忌,真正蓄熱者已不多見,冬天吃蘿蔔恐會更添虛寒。正因如此,才會建議大家「戒寒食暖」,平衡失調的陰陽,重拾健康的身體。不過,凡事「過猶不及」,持「中庸之道」最佳;即使是暖食,適量便可。
那麼,生冷的食物真的都不能吃嗎?如果運用一些巧思、把握基本原則,生冷東西還是可以吃的。譬如:順應季節,天寒避吃生冷物、天熱少食溫燥物;吃的時間點也很重要,盡量在大環境溫度比較高,體溫相對也比較高的時候,食用寒涼,傷害性會比較低;還有烹調時,多加善用蔥、薑、蒜、胡椒等去平衡食材的涼性。一樣可以吃得到營養又不失健康!
|
 |
感謝 |
 |
感謝中醫師投稿本網站,轉載請取得原作者同意。 |
 |
點閱數 |
 |
6920 |
|
 |
其它相關主題的文章: 其它還有相關主題的文章2162篇 |
|
荷負善眾,豐滿生機 健康 美麗 養生 以仁行醫•以心濟世 看病如同在家與親朋話家常 德術俱臻 澄心守護 健康,活力,快樂,幸福 文醫傳承,化癒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