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夢魘—痛經,其實不管是青春期或生育期的女性經痛皆是常見症狀,會有下腹悶痛、噁心、嘔吐、盜汗、頭暈痛,甚者昏倒,導致停止工作需要休息,更嚴重到急診室掛號,在青春期約佔30-50%,生育婦女因結婚後約佔10%,女性一生中有40年每月與她相見,而相見前後又怎麼會是我們的每個月的痛呢?
現代醫學上定義,「痛經」指行經期間或經期前後發生下腹痛或加上其他伴隨症狀。它可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所謂「原發性痛經」是指無器質性的問題,而「繼發性痛經」是指有器質性的問題,像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骨盆腔炎……等。
其實痛經早在時,就已見於我國漢朝的《金匱要略方論•婦人雜病脈證並治》中記載「經水不利,小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而女科重要醫書中的《沈氏女科輯要箋正》中亦明載:「痛經係月經前後感到腹痛、腰痛者,甚者劇痛難忍,且月經過後,自然消失。」
中醫的觀點上,痛經「因經而痛」是致痛病因與月經期或其前後,機體內氣血劇烈變化,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又有虛實寒熱之分,於臨床上常見以下五大類型:
一.肝腎虧損型: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
稀,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小便清長,面色晦黯,舌
淡,苔薄,脈沉細。
二.氣血虛弱型:經期或經後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
疲乏力,頭暈心悸,失眠多夢,面色蒼白,舌淡,苔
薄,脈細弱。
三.氣滯血瘀型: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經行不
暢,經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減,舌紫黯,或有瘀點,
脈弦或弦澀有力。
四.寒凝胞宮型: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則痛減,經血量少,色黯
有塊,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脈沉緊。
五.濕熱蘊結型:經前或經期小腹灼痛拒按,痛連腰?,經量多或經期
長,經色紫紅,質稠或有血塊,平素帶下量多,黃稠
臭穢,或伴低熱,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或濡數。
俗話說的好『三分吃藥、七分養』是有一定實際上的意義,「治養結合」也是中醫的一大特色,預防更勝於治療,痛經是確實可利用經期前後的調養,而達到防治的效果。
☆預防痛經的注意事項:
1.月經來之前應忌食鹹食、刺激性和辣椒之類與生冷食品,因這些食
物會誘發或加重痛經。
2.月經來時不宜洗頭,有些氣血較虛弱的女生會出現洗頭後經量減少
或停止,若要洗頭時宜洗完馬上吹乾,不宜半乾半濕,以免受寒影
響經量。
3.經期特別忌涉水與游泳和激烈運動,避免受寒注意保暖。
4.月經來時,若有稍微感覺下腹悶痛,宜立即熱敷,以緩解疼痛。
5.經痛時可多吃豬肝、豬血、巧克力或喝一點點葡萄酒可以幫助經血
流出順暢,減緩疼痛。
6.經後可多吃牛肉、櫻桃、葡萄、豬肝補充鐵質或服用中藥四物湯或
八珍湯。
7.應該保持愉悅成熟的心情,去跟我們的好朋友相處,不能因為她的來臨而影響工作或人際關係。
☆食物療養:
1. 益母草煮雞蛋:益母草15-30g、雞蛋2個、紅糖適量,將益母草與
雞蛋放入適當水中同煮,待雞蛋煮熟時,剝去蛋殼
加入紅糖再煮片刻,吃蛋喝湯,具活血去瘀、通經
止痛,適用所有痛經患者。
2. 三七蒸雞:母雞雞胸脯肉250g、三七末15g、冰糖搗碎適量,將三
七末、冰糖與雞胸片拌勻,隔水密閉蒸熟,一日分三次
食用,可活血化瘀止痛又兼滋補益氣,適用於氣血虛弱
有瘀塊的痛經。
3. 當歸糖:當歸100g、黑糖300g,先將當歸濃煎取汁,再與黑糖一起
熬成當歸糖食用,適用血虛的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