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是一名40歲女性,約一個月前經朋友介紹來診所就診,主訴是經痛,經來前三天會先開始頭痛,經來第一天開始下腹疼痛,吃止痛藥雖然緩解程度有限,但不吃卻是痛到無法站立無法工作,月經淋漓,上次經來七天後月經復來,月經週期不固定,平時下肢易水腫,午後尤甚,精神壓力大,易焦慮,四肢末梢畏寒,舌淡胖。
前幾天患者回診告訴我說,上次拿完藥後隔天剛好月經來,結果這次居然完全不用吃止痛藥,頭痛和疼痛程度改善許多,這是十年來第一次她月經來不用吃止痛藥,聽到這心中著實替她感到高興。
當醫生最有成就感的時候,就是看見患者的神采又再度開始飛揚,感覺到患者對人生又有了希望,不需要再擔心以後或明天身體的病痛,隨之而來患者對我們的感謝,可說是推動我們前進的最佳動力。
許多患者經常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症狀一直好不了,西藥吃了又吃,中藥換了又換,頭痛、失眠、便秘、過敏等問題卻仍然如影隨形的跟著,其實這是因為許多疾病就跟羅馬一樣不是一天造成的,經常腸胃不適卻因口乾口渴所以冷飲不離手,長期失眠只有依賴安眠藥入睡再加上隔天早上的一杯咖啡提神,三天兩頭便秘因為餐餐老是在外無從選擇,其實一些基本的生活習慣對我們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流汗完沒把皮膚擦乾吹個冷風很快就感冒了,這並不是你免疫力不好,只是有些養生觀念沒有吸收到,養生不只一般正常人適用,對身體狀況不好的人更是救命法寶。
一般初診患者中醫都會問的比較詳細,目的就是為了要了解除了目前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前因後果之外,還有就是患者日常生活中有那些可能導致這些問題的不良習慣,像上面這位患者,第一次來便詳加告知冰品千萬不要碰,至少等身體調理到一個程度以後再考慮,但是天氣那麼熱怎麼辦??那退而求其次,經來前一週後月經正行之時絕對要忌口,同時還有許多其他的生活小細節有都是在問診當中慢慢衛教一一告知。
其實每位患者都是個案,上面這位患者我用了什麼特效藥呢?其實就是柴胡疏肝湯和溫經湯加減,但中藥的藝術就是在這加減和劑量上。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生理結構和體質,可能他昨天晚上沒睡好所以雖然今天來看便秘但是精神很差,那藥裡面是不是要加一些鎮靜安神或者滋陰的藥,但是加這個藥又不能和他的便秘相衝突,孰輕孰重就是醫者的藝術了,再者,生理影響心理是眾所皆知,心理影響生理自然在所難免,西方醫學的精神醫學和神經醫學已經漸漸證實了這點,所以有時候也要畫龍點睛的讓患者透露出心中潛藏的憂慮或生活上的壓力所在,有時候當患者能自己說出自己的困難或痛苦時,代表他已經有某種程度上的釋懷了,這牽涉到的層面又更廣了。
十年來第一次不用吃止痛藥,說明了許多疾病都是多因素而非單一因素造成的,除了西藥外,這世界上還有另外一項中國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可以讓你試試看,或許會讓你看見生命的另一扇窗,依然充滿著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