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皮癢了嗎—漫談皮膚過敏
一、皮膚過敏的表徵及症狀
皮膚過敏的特徵是發癢,同時也可能會併有紅腫、乾屑、水泡或結痂及滲出液化等症狀;這些病狀與大小各有不同。偶爾可能會發生胸部緊繃、麻木、腫脹等症狀;全身性的過敏症狀還包括發癢、打噴嚏、流鼻水、淚眼、氣道阻塞,或如蕁麻疹等皮膚症狀。
二、皮膚過敏的種類︰
1、皮膚炎或濕疹︰
一種非接觸性的皮膚症狀,其特徵為發癢性皮疹及會流出液體的水泡。濕疹患者通常也會出現氣喘或枯草熱的症狀。
2、接觸性皮膚炎︰
反覆接觸某種物質,《如鍍鎳珠寶、化學物質、清潔劑》所引起的皮膚炎。
症狀發作時會出現皮膚紅疹、發癢。
3、汗斑︰
是由於皮屑牙胞菌在皮膚上繁殖所造成,容易在汗水混合著皮脂處《如臉、脖子、肩膀、前胸、背部》發生,形成紅色、棕色或白色的斑塊。以指甲摳常見細碎皮屑掉落,這些皮屑中即含有皮屑牙胞菌的存在。由於汗斑會在皮膚造成不同顏色的變化,因此又稱為『變色糠疹』。
預防方式︰
● 避免過多的活動,以減少出汗;並攜帶乾淨的毛巾及衣物,流汗時儘快將汗擦乾,換上乾淨的衣服。
● 衣物應選擇質料柔軟易吸汗(如棉質)的衣服。
● 家人有罹患汗斑時,衣物應分開清洗,以免互相傳染。
4、蕁麻疹︰
全身散布的不規則膨疹且全身不定處、不定時發癢,通常持續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時,一般症狀過後不會留下後遺症,但是有少部份的人會轉成慢性皮膚病。引起之病因可分為︰a、食物引起,常見誘發過敏食物如各種海鮮、草莓、巧克力等。b、藥物引起,如阿斯匹林、止痛藥、抗生素等。c、病毒引起或發高燒。d、被蚊蟲叮咬後發生。
5、帶狀皰疹(俗稱蛇皮)
水痘與帶狀皰疹同樣都是由同一病毒所引起。水痘是發原性感染。而帶狀皰疹是原來潛伏性感染的再活動,發病對象通常是得過水痘者,年齡大多在四十五歲以上,嬰兒時期較少發生。由於病毒是沿著神經的途徑出來,所以會循著神經的分布出現劇痛群聚狀的水泡,而且由於神經痛會比皮膚變化先出現,所以很多病人一開始都會被診斷為頭痛、胃痛、甚至腎結石等,一直到水泡出現後才恍然大悟。
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正常的生活作息、睡眠充足、營養均衡、適當的休閒。在氣候變化時則應注意保暖。至於沒有得過水痘的小朋友,如果能藉著預防接種來預防水痘病毒感染,自然能避免帶狀皰疹的發生。
輕微的帶狀皰疹,只要多休息及給予一些止痛劑等。在嚴重的病患,或有其它疾病,身體狀況不良者,治療必須儘早開始。
6、異位性皮膚炎(又名異位性濕疹)
家族性和異位性體質代表了基因因素的重要影響,造成容易發炎及免疫功能運作異常,環境中造成過敏的因子也會引發或加重病情,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螨、貓狗等動物的毛、黴菌、花粉等;其症狀為搔癢、乾燥、紅斑、脫屑的皮膚疹,甚有分泌物或膿犁的變化,長期搔抓也會造成皮膚慢性增厚而苔癬化。多發生於臉部、頸部、四肢的伸測(手肘和膝蓋),雖然全身都有可能有濕疹變化,還會有嘴唇、手掌、眼睛周圍的特殊表現。應注意皮膚保溼、避免太熱或溫度急劇變化、避免環境中刺激性物質、避免接觸及飲食過敏原、紓解情緒壓力,此外也避免毛料衣物、刺激性或檢性的肥皂等也都是必須注意的。
7、冬季溼疹(又名乾燥性濕疹)
主要是因為皮膚的皮脂分泌過了25歲後會隨著年齡逐漸減少,一旦減少到一個程度,對皮膚的保護就會不夠,導致出現冬季濕疹的發生。會有乾、癢、抓、發炎,好像有許多蟲子在皮膚上爬來爬去,好發的位置以四肢為主。
應注意洗澡水不要太熱或泡溫泉,過熱的水易將皮膚的油脂及水份洗掉。洗完澡後身體不要擦太乾,需趁皮膚還有油脂的時候擦上保濕用品。
8、乾癬(又名銀屑病)
真正的致病因並不清楚,目前已知皮膚表皮代謝周期異常縮短,造成表皮再生太快,導致不成熟細胞過度堆積,所以臨床上可見角質增加所引起的厚鱗屑及表皮增厚。可能為遺傳體質,加上後天環境及一些因素之誘發所產生。發病年齡以二十歲左右,及五、六十歲最為常見。會在皮膚出現大大小小、不規則形狀、界線分明的紅疹,其上並覆有銀白色的厚屑。好發部位為頭皮、手肘、膝部、下背部、生殖器等。但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應特別注意避免睡眠不足、熬夜、心理壓力、抽煙及喝酒(尤酗酒),可導致乾癬惡化。
三、避免及減輕皮膚疾病的症狀︰
1、注意飲食,避免攝取過多高油脂、高熱量食物,如油炸、甜點、巧克力、堅果類食物。
2、適當清潔皮膚。
3、作息正常避免熬夜、適量的運動。
4、避免紫外線傷害。
5、調適心情避免過度壓力及鬱悶。
6、避免長期使用特定藥物。
7、避免直接接觸化學清潔劑。
四、飲食的注意︰
皮膚疾病的患者應避免吃的食物芒果、竹筍、芋頭、荔枝、榴槤、酒精類飲料、海鮮、蝦米、香菇、醃漬發酵食品、辛辣食品、味精。
對皮膚有助益的食物及健康食品黃綠色疏菜、柑橘類水果、酪梨、草莓、水梨、蕃茄、番石榴、小麥胚芽、綠豆、薏仁、糙米、酵母、堅果類食物、芝麻、魚類、海參、雜糧、無花果、木耳、維生素C、維生素E、膠原蛋白。
五、常見皮膚疾病的養生茶飲
去濕止癢茶
【材料】薏苡仁3錢 連翹2錢 甘草1錢 薄荷1錢 生地2錢
【做法】以500c.c.熱開水沖泡約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清肺熱、青春痘瘡、口乾、皮膚搔癢、便秘。【注意】孕婦不宜飲用。
皮膚病外用洗劑
【材料】苦參一兩 百步5錢 蛇床子5錢 浮萍3錢 甘草2錢
【做法】上藥研粗末置入紗布袋,加適量水煎取汁,待溫浸洗患部。
【功效】皮膚濕疹、搔癢。
【注意】孕婦及皮膚潰瘍者不宜使用,避免過熱燙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