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蕁麻疹的中醫調理
文/三重同仁堂中醫診所 葉東昇醫師
蕁麻疹是一種很癢的皮膚病,可以使患者的皮膚出現像蚊子叮一樣,一塊一塊的皮膚浮腫。這種類似蚊子叮的,形態不一的疹子皮膚科特稱為膨疹。膨疹可以突然出現,幾分鐘或幾個小時後就自己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膨疹是因為皮膚內的血管擴張且通透性增加所造成的,可使皮膚出現短暫性的浮腫。如蕁麻疹較厲害,浮腫位於皮膚的深處時,則可見皮膚腫脹變厚,此時又稱為「血管神經性水腫」,容易見於嘴唇、眼皮、手掌、腳掌。如蕁麻疹發生於喉嚨,可引起喉頭水腫及呼吸困,難嚴重時還有生命的危險。如蕁麻疹發生於消化道黏膜,則病人可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現象。
引起蕁麻疹的原因:
一、食物:有殼海鮮(尤其生食者)、發酵食品(養樂多、健素糖、表飛鳴、優酪乳、麵包、饅頭、蛋糕、布丁、乳酪、醋)、堅果類(花生、核桃、腰果、杏仁、胡桃)、蛋、牛奶、含人工添加物製品(市售飲料(汽水、果汁、茶…等)、醬菜、各種罐頭食品、零嘴(糖果、餅乾、蜜餞…等)、泡麵…等)、芒果、草莓、竹筍、葡萄柚、糯米、香菇及酒精類飲料等。
二、藥物:某些抗生素、止痛劑、鎮定劑、安眠藥、利尿劑、等。
三、感染:慢性蛀牙、牙周病、鼻竇炎、尿路感染、念珠菌感染、B型C型肝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滴蟲、腸道寄生蟲感染。
四、吸入物:花粉、孢子、粉塵螨、化學溶劑、動物毛髮、小蟲的分泌物或排屑物之微粒…等。
五、內分泌:甲狀腺異常、自體免疫疾病、肝腎病、白血病、荷爾蒙(某些女性之蕁麻疹發作與生理周期有關)。。
六、物理性:陽光、溫度冷熱 搔抓、壓力、運動、水、汗。
最佳的方法是找出並去除導致蕁麻疹的原因,但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大部分皆找不出來。
中醫認為,蕁麻疹的原因總與風邪有關。汗出後吹風、受寒、受熱、飲食不節制及情緒波動等會更加重病情。
一般常見的類型:
1. 風熱:蕁麻疹急性期,皮疹色紅,極癢,遇風、遇熱時,皮疹加重。可用或荊芥、防風、桑白皮、黃芩、僵蠶等治療。
2. 風寒:見於寒性蕁麻疹,皮疹色淡紅,遇風、遇冷時,皮疹加重。可以麻黃、桂枝等加減。
3. 血虛風燥:多見於慢性蕁麻疹,皮疹反覆發作,午後或夜間加劇,伴見心煩易怒,口乾,皮膚乾燥等症狀。可以補血清熱為基本方,再依個別差異,調整藥物。
4. 腸胃溼熱:皮疹色鮮紅,伴見消化不良、腹脹、反胃、大便稀軟、小便黃等症狀。茵陳、土茯苓、金銀花、連翹、厚朴等藥物,具有去除腸胃溼熱,進而止癢的效果。
治療蕁麻疹的首要仍是要積極尋找誘發因子,室內保持清潔,避免飼養寵物,地毯要常清洗,魚、海鮮、花生等易致敏食物儘量少用,再配合中醫的辨證治療,反覆發作的蕁麻疹多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治療方面應注意下面兩點:
1.預防重於治療,平時即應注意自己對哪些特定食物、藥物或物理因素過敏,進而避開它們。
2.慢性蕁麻疹治療需要有耐心,治療時間常以月計,重要的是不要因此而四處亂吃藥,寧可找個固定的醫師,好好調整藥物之使用。
自我護理方面:
1.平時勤換衣物、床單、或被蓋。
2.避免接觸的過敏原
3.洗澡可以使用肥皂或沐浴乳,但水溫不要太高。儘量少洗熱水,熱水易使血管擴張,而使膨疹更厲害。
4.依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並使用止癢擦劑,或局部冰敷以降低癢的感覺。
5.不要使用酒精擦拭,有時反而會越擦越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