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機能亢進 參考資料: 張榮二中醫 http://long2.go168.tw
整天全身不舒服,女性失去光彩 甲狀線機能亢進症是指甲狀腺每日所分泌的甲狀腺荷爾蒙,或血中所含的甲狀腺荷爾蒙比正常需要更多,亦即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身體謝率增高的現象,又稱格爾夫斯氏病(Graves’ disease),以愛爾蘭醫生格爾夫斯(R.J. Graves,1796~1853)的姓氏命名。
分泌過多會加速身體各種組織細胞的鞭撻作用,使各種組織工作更辛苦。因此,甲狀腺及濾泡細胞就會實質增生腫大,所含的膠質減少,而引發各種病狀及合併症。
典型病例:程小姐,去年中開始日漸消瘦,皮膚乾枯、整天煩悶不安、口乾喜冷飲,雙手發抖、性急易怒,去路稍微快點,或做點家事就心悸、汗流浹背、月經量愈來愈少而不規則、脖子呈瀰漫性腫大、疲倦、多夢易醒、去少女光彩,經醫生診斷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甲狀腺機能亢進合併週期性麻痺症好發於年約三十歲的亞洲年輕男性,患者常於秋、冬季夜晚八、九時有四肢無力、無法抬舉的情況,併有心跳加速、體重減輕、手部顫抖、血鉀濃度偏低及甲狀腺機能過高等症狀,但講話、吞嚥不受影響,約十小時後肌肉力量又會自行恢復。這項病症真正的致病原因未詳,僅知與甲狀腺機能亢進導致血中鉀離子濃度異常有關。
民眾如有夜間四肢突然無力等情況時,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另外,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也應儘早接受治療,以防止週期性麻痺症等合併症產生。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各種年齡均會發生,但以中年較多,女性尤其多見,發病前常有心情不好、精神壓力大、病毒感染,如感冒或懷孕等誘因,臨床上以精神壓力遺傳自身免疫抗體者較多見。
典型病例:公司營運不佳,有裁員風聲,業務員工作相當繁瑣,若不提高業績,工作可能不保,當然收入也不會很好,每天都在為業績著急,相當的壓力使鄭先生一直處於緊張不安、焦慮惶恐,怕同事看不起,怕老板白眼色,忙到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直到有一天繃緊的絃終於斷了。
開始晚上睡不好,心情煩燥,容易發脾氣,人漸漸消瘦,但食慾正常。提重物或爬樓梯就氣喘如牛,寫字雙手發抖、口渴怕熱多汗、皮膚濕熱、脖子有約二公分腫瘤,情形愈來愈不對,再這樣下去工作肯定會沒了。經醫生診斷「自我免疫抗體引起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一天服三次藥,一個月後皮搔癢難忍,不敢再服用,只好接受「開刀」,開完刀後身體有講不出來的被壓抑、不舒服感、聲音沙啞,「可能傷及聲帶吧」。
世界末日似地「渾渾噩噩」過了二年,有天看到一本雜誌寫著「一種治病方法如長久治不好或後遺症太大,是否應該思考這種治療方式不對、不理想,該換個治療方法」,太強調科學有時會令人陷入惡魘。天空是如此「靛藍」但他的心情是冷沉的。
長期精神壓力大、神經質、個性急的人較易罹患
1. 自身抗體搗亂
2. 遺傳等因素
3. 懷孕或生產
4. 慢性病剌激
5. 開刀或服用原子碘
甲狀腺突眼症又稱為「葛瑞夫茲氏眼病變」
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伴隨甲狀腺亢進突眼症,神情如怒目圓睜,很嚇人,目前西藥、開刀、原碘皆無法有效改善突眼的病變,不早日徹底治療對視力傷很大,有失明之虞。
典型病例:李小姐,三十二歲,一次感冒後身體感到異常疲倦,心想大概最近太忙又感冒的關係吧?沒有想到過了沒幾天,寫字手會發抖,心悸胸悶,常有一股莫名其性緊張恐慌感,失眠口渴,不找醫生看不行,結果被診斷為「突眼性甲狀腺腫」,服了醫生開的藥第二天,全身出現蕁麻疹,到處都是紅色條紋、硬塊,奇癢無比。她不敢再服用那些藥,回頭找原來的醫生,醫生要她到大型教學醫院看,結果不但全身仍然佈滿蕁麻疹,還出現水腫,最後醫生說她還沒有結婚,不適用放射碘治療,只好手術切除甲狀腺。
聽醫生這麼一說,她的心都冷了半截,還是找別的治療方法較安心。 林小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到一份工作,能力強、受上司器重,責任心重,所以覺得壓力滿大。不久後雙手會發抖,整天覺得疲倦,稍微走動心臟就跳得很快,且怕熱多汗,口乾喜冷飲,心情總是莫名煩悶,急躁不安,易沮喪,食量多,一天上廁所二至三次,人日漸消瘦,皮膚很乾燥,一點小姐氣息也沒有,月經量少,脖子呈瀰漫性腫大很難看。同事建議看醫生,診斷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症」,脖子腫大大沒有消失,本來沒有突出的眼球反而突出,似乎在瞪人家。
還會怕光、結膜充血、眼皮水腫、眼球轉動不靈活、酸澀脹痛,林小姐對這種治療開始懷疑而失望,覺得長此下去不是辦法,亟思別的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http://long2.go168.tw/service01.html
|